分享到:
+收藏本站
小型包子机器,选旭众,旭众十年,诚信十年,包子机价格最实在
广东包子机,小型包子机器,包子机价格
新闻动态

话说包子及包子文化

来源:包子机价格 发布时间:2014-6-11

春节前,女儿、侄儿女们送来一些年货,其中有不少山野菌类晒制的干菜。按说都是难得的好东西。往前几年,按湘菜的做法,把这些干菜配上腊肉,加点辣椒,不仅味美,而且有些嚼头,很合我这个半拉子湖南人的口味。然而,现如今牙口不行喽,干菜、腊肉都已经是难以消受。这些好东西,既不能抛洒丢弃,也不能任其到夏天生虫。怎么办?老伴儿有了主意,就是包包子。先把干菜用水发过,剁碎后和别的菜搅合一起,再拌些鲜肉或是鸡蛋、虾仁,做成馅、包成包子,上笼一蒸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,好嚼、好咽,还不失营养。几笼包子下来,干菜便全部消化完了。

我不知道,像包子、饺子一类的食品是不是中国的独创,在周边一些国家虽也偶尔能见到类似食品,但多半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所致。多年来,也去过不少西方国家,除了当地中餐馆外,就很少见到有包子、饺子或是类似的食品。因此,在我看来,包子、饺子即便不是中国独创,也应该是中国的特产。刚好手边有篇文章,作者说“包子发明于后周的开封,即北宋的汴京。”既然有此一说,想必是有一定的依据。后周以及以后北宋时期的开封,正是中国烹饪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完备之时,出现包子当在情理之中。

但我觉得包子的历史极有可能还要往前推上数百年。据传,东汉晚年在长沙做官的医圣张仲景,告老还乡回到南阳,正赶上那年是一个雪花纷飞、寒风刺骨的冬天。白河边上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,衣不遮体,因为寒冷,把耳朵都冻烂了。张仲景看了心里十分难受,于是,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,叫“祛寒娇耳汤”。 就是把在开水中淖过的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切碎,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,再下锅将包好馅料的面皮煮熟,这就是传于后世的饺子。其实饺子和包子大同小异,可以归为一个家族。我岳母家在豫北,他们那里就把包饺子称为包包子。可见包子、饺子,或蒸、或煮只是做法上略有不同(饺子也有蒸的,称为蒸饺),其实质并无差异。


前面提到的那篇文章的作者,由包子谈到包子文化,读后颇有同感,也想掺合着发些议论。西方文化,追求突出、外在张扬。而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是讲究包容。当前从上到下大力倡导的包容性发展,正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。包容是政治,也是烹饪,而且,政治上讲的包容还极有可能出自烹饪。中国的包子就是包容性文化的一个典型产物。一个包子,不管其馅儿的内容是肉、是菜、是菇、是粉,打碎柔和以后就不再是肉、不再是菜,也不是菇、不是粉,就是馅。他们都“在那一张皮子里边,相互影响、相互作用,让五味调和、五味共融,以异求同、和而不同。”包子的味在于“和”,“和由相合而来,原料物性的温热寒凉、甘酸苦辛咸得到调和。” 这种调和不是搅和而是中和,让酸、甜、苦、咸、辛等五味在包皮之内达到共和,体现的就是两个字——包容。包子内容固然重要,“包”也不可或缺。品尝包子,一口下去总是有皮之味、馅之味,在口中混合之后的味道才是包子味。因此,有专家提醒:开封“小笼包子的最佳吃法是,等包子稍凉,然后整个入口咀嚼,方得包子之真味。”“这个味,不单是面皮之味、馅心之味,是面皮和馅心混合之味,是包子之味。”

离开了那张包皮,或是直接把馅放在外面,也就不是包子了,那就成了菜窝窝,成了比萨饼。因此,有“包”、有“容”才是完整的中国包子文化。由此似乎可以断定,是中国人发明了包子,中国是包子的原产地应该没有异议。再推证下去,诸如“撕破了面皮”、“露出了馅”、“掉底儿了”,等常用术语,也一定是引申于包子,中国文化在某种程度上还就是包子文化。